智慧校园
书记信箱
校长信箱
邮箱
招聘
VPN
数字资源
学校首页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学校章程
现任领导
韩军
柳友荣
陈文兵
陈林
程宗林
曹晓富
王琍琍
机构设置
党政机构
教学单位
研究机构
教辅单位
群团组织
校园风光
校园地图
校园精神
学而时习
人才培养
师资队伍
教授专家
本科教育
专业设置
课程建设
继续教育
国际教育
网络教学平台
科学研究
创作展演
招生就业
招生网
就业网
合作交流
国际合作交流
国内合作交流
评建工作
安艺·新闻
首页
安艺·新闻
安艺要闻
安艺要闻
院部动态
媒体安艺
2025
星期日
08
|
24
学习·知行丨雪域高原谱新篇 习近平强调抓好“四件大事”
2025
星期三
08
|
20
韩军带队赴迎驾集团助力文旅发展
8月15日,校党委书记韩军带队前往迎驾集团调研文旅合作项目。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戏剧学院名誉院长徐贵祥,省文联主席陈先发,迎驾集团董事长倪永培等出席会议,就话剧《历史的天空》改编事宜深入探讨。韩军指出,话剧改编不仅要尊重原著的精神内核,还要充分结合当地的文旅特色和游客需求,打造出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文化产品,让游客在欣赏精彩话剧的同时,更能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情,提升旅游体验,为当地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徐贵祥表示,《历史的天空》作为一部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人文价值的作品,要抓住作品中最能引发观众情感共鸣的情节与人物,通过话剧的艺术张力,让游客在观剧过程中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人性的光辉,从而增强对当地文旅项目的认同感。会议结束后,韩军一行实地参观建设中的迎驾大剧院,详细了解剧场的设施设备、舞台布局等情况。戏剧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曹磊、安徽非遗传习研究院副院长李传兴、青年教师李申陪同调研。(撰稿、摄影:李申 初核:曹磊 编辑:张娜娜 审定:尹广富)
2025
星期六
08
|
16
韩军带队赴蚌埠市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强化供需对接,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推动学校就业工作提质增效,8月14日上午,校党委书记韩军带队赴蚌埠市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蚌埠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波,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李捷等接待韩军一行。韩军一行先后前往蚌埠市龙创数字艺术产业基地、唐艺文化艺术中心,实地调研企业发展状况和人才需求,并在蚌埠市委宣传部会议室与市委网信办、市文旅体局、市文联、市书画院、市文投集团、安徽省花鼓灯歌舞剧院、安徽省泗州戏剧院、蚌埠日报社、市广播电视台等部门负责同志;阳山传媒(正解局)、自媒体协会、数字创意产业协会、安徽禾泉农庄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唐艺文化艺术中心龙创数字艺术产业基地等公司负责人进行座谈交流。韩军向各部门及相关企业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办学定位、学科特色、人才培养、学生就业等方面的情况。她表示,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本次行动既是为不断推动落实2025届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也是为提早谋划、提早启动、提早推进202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她强调蚌埠市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旅产业特色鲜明,是我校
2025
星期一
08
|
11
皖美同音:安徽艺术学院师生深入金寨县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活动
为深入贯彻国家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响应教育部“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号召,7月22日,安徽艺术学院“皖美同音”推普志愿服务队奔赴革命老区金寨县,开展了为期十天的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这支由传媒学院教师郑梦琛、杜衎和8名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组成的“双优团队”(全员党员(预备党员)+普通话一乙以上),以“党建+推普+红色文化”的创新模式,将规范语言注入红色传承,用青春之声唤醒历史记忆,在大别山深处谱写了一曲语言赋能的动人乐章。扎根乡土,基层服务提升“沟通温度”“皖美同音”团队将推普的第一站深深扎进金寨县果子园乡的沃土。作为学校乡村振兴合作点,这里的年轻干部是政策落地的“传声筒”、群众沟通的“连心桥”,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关系到基层治理的效能。针对这一群体,团队量身定制了“实用+趣味”的培训方案:专题讲座上,队员们结合基层工作场景,拆解政策宣讲、群众接待中的语言技巧,从“如何用通俗话讲清专业词”到“怎样用温和语化解矛盾点”,让干部们掌握“说进群众心坎里”的沟通密码;趣味竞赛中,“方言转普话”“政策接力说”等环节掀起阵阵热潮,年轻干部们在欢笑中
2025
星期一
08
|
11
全国台联向我校发来感谢信
8月8日,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联络部发来感谢信,高度评价我校在“墨染皖台·艺脉相连”台湾美术学会主题参访活动中的周密部署、细致安排,希望今后双方加强合作,共同助力两岸各领域交流的高质量发展。“墨染皖台·艺脉相连”台湾美术学会主题参访活动由全国台联和安徽省台联共同举办。6月12日,由台湾美术学会会长姚淑芬带队的20位书法、绘画领域的艺术家走进安徽艺术学院开展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旨在促进皖台艺术界互动,增进两岸文化交流。副校长、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主席陈林参加交流活动。姚淑芬一行观看黄梅戏经典剧目、原创舞蹈《六尺巷》,欣赏民乐演奏和台湾教师钢琴演奏……在美术楼,两岸艺术家挥毫泼墨,在一张张宣纸上共同创作。在安艺的参访,给姚淑芬一行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姚淑芬表示,“两岸文化同根同源,拥有共同的文化根基。此行,我们与大陆艺术家共同创作《两岸携手向前》等作品,希望让中华文化的精髓和艺术表现蒸蒸日上。”陈志盛老师认为,“安徽艺术学院师生精心热情安排各式活动,让大家宾主尽欢,感受出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情谊,学生们的毕业展览作品,无论东方或是西方题材,作品呈现出扎实的基础功夫技巧,足见学院美术教育非常成功
2025
星期六
08
|
09
12国华裔大学生走进安徽艺术学院 感知中国传统文化
8月7日下午,参加“徽风探源——2025华裔大学生中国文化体验营”的32位华裔大学生走进我校,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习黄梅戏经典唱段和传统武术。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监察专员程宗林出席活动。在近三个小时的沉浸式体验中,老师用心教,学生开心学,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等12个国家的学生们兴致盎然,一招一式学得有模有样。活动现场,学校精心安排多位资深教师进行手把手教学。黄梅戏课堂上,学员们从唱腔、身段学起,感受戏曲的韵味;武术教学中,大家认真练习基本招式,体会中国武术刚柔并济的思想内涵。深度的互动体验不仅让华裔青年们领略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更让他们深刻感受到文化传承的活力。来自法国Carcado Saisseval的华裔学生何敏如在体验黄梅戏后兴奋地表示:“虽然之前在网上看过相关视频,但现场学习感觉还是大有不同,让我真切感受到传统戏曲的独特魅力,我希望能深入学习并表演给家人看。”英国牛津大学华裔学生王清雯在武术体验后说:“这次夏令营我最期待的就是武术了,没想到这次不仅学习了剑术,还学习了太极拳。学完之后,感觉整个人都特别有精神、活力满满。”据悉,本次活动由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安徽
2025
星期六
08
|
09
设计学院学生作品入选国家级展览
近日,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学术研究展系列:“第三届全国小幅漆画展”复评结果公布,我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2022级学生毕立杰的漆画作品《瓦墙秋柿》成功入选。作品由我院青年教师邱俊杰指导。毕立杰同学的作品捕捉秋日瞬间,以徽派传统建筑为底色,层层髹饰,将课堂所学转化为高水平的创作实践。此次作品的最终入选,不仅是学生个人艺术才华与勤奋钻研的体现,更是设计学院非遗保护专业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它充分彰显了该专业在培养兼具深厚文化底蕴、扎实传统技艺与敏锐创新思维的高素质人才方面的显著成效。“全国小幅漆画展”是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国家级专项展览,旨在展示中国当代小幅漆画创作的最新成果,发掘优秀漆画创作人才,推动中国漆画艺术的传承、创新与发展。该展览以其高规格、高水准和严苛的评审著称,是全国漆画界极具影响力与学术性的重要平台。此次展览将在福建省美术馆面向公众展出。(撰稿:付琳 初核:俞璋凌 编辑:张娜娜 审定:尹广富)
2025
星期五
08
|
08
“乡”约盛夏遇“践”青春 —— 安徽艺术学院“艺路童行”支教团扎根地方深化艺术普及
“暑期去哪儿?”“三下乡!”这是安徽艺术学院“艺路童行”支教团成员们掷地有声的回答。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佛子岭镇的山村里,需要艺术的甘霖滋养孩子们的心田;象牙塔里的青年学子,更需要踏上乡土大地,在与山里娃的朝夕相处中淬炼初心、增长才干。作为安徽艺术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品牌项目,“艺路童行”始终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指引,让播音、音乐、舞蹈等艺术种子在皖西山区扎根生长。支教队员们带着专业技能走进课堂,用绕口令激活乡音里的表达欲,用古筝弦震颤对美的感知力,用舞步跳出对生活的热爱——这既是文化下乡的生动实践,更是青年学子在“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中书写的青春答卷。如何让艺术支教常做常新?我校以“艺路童行”为切口,给出了高校实践育人的鲜活答案:将校地共建的“根”扎得更深,让专业服务的“叶”长得更茂,使师生成长的“果”结得更实。当孩子们的画作里开始出现远方的舞台,当支教学子的教案里融入乡土的韵律,这场双向奔赴的实践,正让“三下乡”的意义在艺术与成长的交响中愈发厚重。深夜来电:未赴之约已藏满期待“老师,你今年还来吗?我把古筝练熟了,就等你听呢。”2025年6月,一个寂静的夜晚,音乐
2025
星期四
08
|
07
陈林出席2025年“篆刻艺术融合发展与创新设计”研修班开班典礼
8月4日上午,文化和旅游部非遗传承人研培计划——2025年“篆刻艺术融合发展与创新设计”研修班开班典礼在安徽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报告厅举行。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安徽艺术学院副院长陈林教授,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副会长樊嘉禄教授,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二级调研员谢险峰等领导嘉宾与来自上海、江苏、浙江等七省一市的20名篆刻传承精英共聚一堂,共同开启这段传承与创新的艺术之旅。此次研修班由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安徽艺术学院主办,安徽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承办,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推动篆刻艺术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中创新发展,探索新境的又一举措。开班仪式由美术学院副院长李李主持。陈林教授在致辞中高度肯定了此次研修班开展的重要意义,期望学员们在学习中将传统技法转化为时代语言,借现代设计思维探索篆刻艺术的多元运用,书写篆刻艺术的时代新篇。樊嘉禄教授向参会的各位领导、嘉宾以及远道而来的学员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真挚的感谢。他表示安徽艺术学院作为安徽省唯一一所开设非遗保护专业的公办高校,始终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为我们阐述了篆刻艺术的深厚底蕴,更指明了传统与现代融
2025
星期四
08
|
07
学校召开合格评估教师队伍组工作协调会
8月4日,学校在崇德楼823会议室召开合格评估教师队伍组工作协调会。学校党委副书记陈文兵,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监察专员程宗林出席并讲话。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曹晓富主持会议。人事处、教务处分别汇报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基本情况,与会人员集中审核学校专任教师名册。会议还研究部署了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海外)项目申报工作。陈文兵指出,要强化党管人才工作,突出人才选聘的政治标准,压实师德师风建设主体责任,要贯彻落实“人才强校”战略,强化引育并举,优化发展生态,为学校下一步发展做好铺垫,全方位、多层次提升学校综合办学力量。(撰稿/摄影:李锦涛 初核:赵晨 编辑:张娜娜 审定:尹广富)
2025
星期一
08
|
04
学校部署基建项目提速提质
8月1日上午,学校在崇德楼823会议室召开基建领导小组会议,会议由副校长曹晓富主持。校党委书记韩军,党委副书记、校长柳友荣,校党委班子成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会上,办公室主任吕中华,后勤管理处(基建办)副处长王立仁,国有资产管理处处长贺嘉分别就基建项目审计结算、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体育馆建设、学生宿舍D组团推进、消防整改、校园维修项目等重点工作作详细汇报,与会人员围绕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交流。韩军对会议筹备工作给予肯定,议题聚焦,并就下一步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要以锚定节点抓进度,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推进工程建设,确保各项目按计划落地见效;要压实责任强担当,部门负责人需树立“结果导向”理念,主动靠前解决难题,形成闭环管理机制;要规范流程提质效,在付款周期管理上借鉴兄弟院校先进经验,强化内部协同沟通;要严守底线抓审计,严格核减前期甩项工程,坚守审计原则,确保每一分资金都用在“刀刃上”,推动各项工作蹄疾步稳、行稳致远。柳友荣指出,当前基建工作要与专家进校评估工作紧密衔接,加速推进各项校园维修项目,工作需总结经验、超前谋划,充分把握暑期施工“黄金期”,确保以最优校园环境迎接评估。针对共管账户建
2025
星期六
08
|
02
艺术赋能新质文旅 校地共绘“皖美蓝图” —— 安徽艺术学院与铜陵犁桥水镇携手打造文旅产教融合新标杆
7月31日下午,“艺术赋能・校地共建”安徽艺术学院与铜陵犁桥水镇文旅产业框架合作签约仪式在犁桥水镇隆重举行。此次签约标志着双方正式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共同为安徽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助力文化强省建设。安徽艺术学院党委书记韩军,铜陵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荣华出席签约仪式。在签约仪式上,双方共同揭牌了“新质文旅产教融合共同体”和“艺术创研中心”,签订政产学研用合作协议,充分发挥安徽艺术学院的学科优势和铜陵犁桥水镇的资源禀赋,以“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为目标,通过IP打造、产品开发、品牌推广、文旅演绎等系统性服务,推动犁桥水镇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要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展全域旅游,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旅产业发展,积极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为文旅产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安徽艺术学院作为省内重要的艺术人才培养基地,立足地方性、应用型、特色化发展定位,近年来积极探索“徽”“微”“融”发展路径,深入开展产教融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此次与铜陵犁桥水镇的合作,是学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
2025
星期四
07
|
31
陈文兵看望校暑期支教志愿服务队
7月31日,校党委副书记陈文兵率队前往学校实习与就业基地——霍山县佛子岭镇中心学校,看望在此支教的“艺路童行 一起成长”暑期支教志愿服务队,与学生们座谈交流,并观摩暑期支教成果汇报演出联排。团委书记龙源,学生处副处长高英娟陪同。陈文兵对佛子岭镇中心学校给予学生实践锻炼平台予以感谢,充分肯定支教学子们响应号召,扎根基层,在火热的社会实践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情怀与担当。他指出,支教学子们播撒美育火种,意义重大,既点燃了孩子们的梦想,也架起了艺术的桥梁。他勉励学子们教好课、察民情、做榜样、勤总结、保安全,融入乡土汲取地方文化养分,在因材施教中锻炼基本功,用热情和青春感染学生,用艺术和美陶冶情操。座谈交流中,暑期第二批在佛子岭镇中心学校支教的12名学子及带队教师逐一发言,真情分享与学生相处的故事、备课教学的感受,诚挚动人。据悉,“艺路童行 一起成长”暑期支教志愿服务队自2023年12月组建,各批次队员共计百余人次,覆盖全校各年级、各专业。一年多来,支教学子们利用周末及暑期定点在佛子岭镇中心学校进行艺术普及教育,立足地方文化打造特色艺术课程,服务该校中小学生千余人次。(撰稿:束舒
2025
星期四
07
|
31
2025年中华文化大乐园·意大利罗马营圆满收官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战略,积极推动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与传承,由安徽艺术学院主办、意大利罗马中华语言学校承办的2025年中华文化大乐园·意大利罗马营于2025年7月16日至28日在意大利罗马举行。本次文化交流活动以“中意友谊”为主题,面向在意华裔青少年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沉浸式教学与展示,取得较好效果,为此,意大利罗马中华语言学校向我校发来感谢信。我校高度重视此次文化交流工作,选派戏剧学院教师李丽娟和舞蹈学院教师张钰浩赴罗马营授课,承担黄梅戏与花鼓灯等安徽地方艺术的教学传播任务。在教学实践中,李丽娟聚焦黄梅戏的声腔韵律与表演表达,通过分句讲唱、情境示范、互动排练等多种方式,使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理解并掌握戏曲的节奏美与神韵美。张钰浩老师则围绕花鼓灯舞蹈的基本技法与风格特点,带领学生领略安徽民间舞蹈的魅力。最终,学生们分别完成了黄梅戏《头戴一枝花》《夫妻双双把家还》及花鼓灯《花鼓飞扬》的舞台展演,赢得现场观众与营员家长的热烈掌声与深情反馈。两位教师专业能力突出、教学经验丰富,充分发挥自身所长,将中华优秀传统艺术的美学精神、技艺特征与文化内涵深度融合,向海外华裔青少年展现了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3450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6
/
247
跳转到
校外链接
教育部
文化和旅游部
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人民网
新华网
南京艺术学院
吉林艺术学院
山东艺术学院
云南艺术学院
广西艺术学院
新疆艺术学院
内蒙古艺术学院
校内链接
办公室(外事办公室)
纪委办公室(巡察办公室)
党委组织部(党校)
党委宣传部(统战部)
教师工作部(人事处)
学生工作部(学生处)
教务处(招生办公室)
发展规划与科研处
国有资产管理处(后勤管理处)
财务处
安全管理处 (人武部)
审计处
音乐学院
舞蹈学院
戏剧学院
传媒学院
招生咨询电话:0551-64400400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区淮海大道1600号
邮编:230011
Copyright © 2019 安徽艺术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