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徽剧作曲人才培训》成果汇报研讨会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5.11.28发布者:安徽艺术学院浏览次数:18

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徽剧作曲人才培训》成果汇报研讨会近日在音乐南楼104会议室成功举办。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陈林出席会议。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院长王晓俊,安徽艺术研究院原院长李春荣,安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吴家宝,浙江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吴登国,安徽艺术职业学院音乐学院副院长、国家艺术基金督导专家朱晓慧,安徽乐团原团长、一级演员陈惠龙,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剧传承人、一级演员王丹红,教授周爱宝等专家学者参加研讨。

陈林在致辞中指出,项目紧扣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要求,围绕学校“地方性、应用型、特色化”的发展定位,依托“徽文化”“徽剧”等地方资源优势,坚持“徽微融”特色发展路径,强化“聚焦学校定位、聚焦徽文化融合发展”的战略思维,对学校科研与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研讨会围绕项目成果汇报音乐会的作品呈现与课程实施情况展开,旨在总结阶段性成果,进一步提升作品质量与项目建设水平。项目组成员潘捷博士从“教、学、思”三个维度系统汇报了项目实施情况,涵盖课程设计、教学组织、学员学习状态及阶段性创作成果,全面呈现了项目运行质量。

在学员交流环节,多位学员代表分享了学习与创作心得。大家表示,通过培训对徽剧有了“深入的了解”,项目构建了涵盖“理论、作曲、田野调查”的全方位课程体系,为创作打下坚实基础。培训中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在集体创作中收获丰富经验与突破。

专家建言环节,来自戏剧、作曲、表演及理论研究等领域的专家学者结合自身研究与创作实践,高度肯定项目组织与成果,强调徽剧音乐创作应紧扣“声腔本体”这一核心,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推动创新,从“戏曲音乐创作的根本处”着力,培养高端、紧缺的作曲人才。大家分别从舞台呈现与戏剧结构、声腔特征、戏曲气质与作品品质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设性的指导意见。

项目负责人李传兴教授在总结中指出,自今年6月启动以来,项目整合多方资源,汇聚专家力量,构建了系统、专业、实践导向的培养体系,教学组织扎实,学员成长显著,成果初具规模。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成果汇报音乐会的舞台呈现提供了重要指导,也进一步明确了徽剧作曲人才的培养方向。(撰稿:王玏 摄影:周梦 初核:李卫国 编辑:张娜娜 审定:尹广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