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晚风送爽。10月13日晚,安徽艺术学院首届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暨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现场演映在戏剧楼小剧场举行。学校行政负责人张晶教授、教学督导周爱宝教授、音乐舞蹈系主任孙来法教授、戏剧影视系主任李伟教授、新闻播音系主任王琍琍教授、美术设计系主任罗耀东教授莅临活动现场,113名学生演员参加演出,两百余名师生代表在现场观看演映。
开幕式上,张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指出,首届大学生文化艺术节以“与信仰对话,与祖国同行”为主题,展现了我校大学生与中国共产党同行、与人民同行的价值追求;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奉献祖国、奉献人民的远大理想抱负,勇担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品味的人生境界。他希望老师们同学们在文化艺术节中,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把文化艺术节作为学校美育培根铸魂的重要载体,以优异成绩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现场演映分上下两个篇章,由七个节目和两个微电影组成。上篇《与信仰对话》着墨于当代青年家国情怀的展现和对崇高信仰的歌颂。青年合唱团演唱的原创作品《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慷慨激昂;朗诵《谁是最可爱的人》致敬朝鲜战场的烈士先辈;微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歌颂老兵矢志爱国的情怀;朗诵《致敬·战“疫”青年人》赞美了疫情中的当代青年代表;原创短剧《月儿明,风儿静》歌颂了医护人员在疫情面前不畏艰难、不惧生死的无私精神。
下篇《和艺术同行》着力于安徽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弘扬。原创器乐重奏《花鼓情》结合安徽经典民歌曲调,用西洋乐器演奏出不一样的风韵;微电影作品《阜阳剪纸》展现了传统剪纸技艺的深蕴魅力与传承之风;原创舞蹈《花落花开》在演员们的一扇一帕、一旋一跃之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花鼓灯艺术的神韵与风貌;黄梅戏《党的好女儿》以重温红色革命之路的方式,将三位女革命斗士的故事娓娓道来,颦笑处有真情、不屈处见信仰,将“理想不灭、信念之光不灭”的主题升华至极。
整场演映以“艺”战“疫”,用舞台艺术铸一副精神盔甲;以“剧”发声,用优良作品温润心灵,展现了我校师生“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的创作追求。
此外,校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美术作品展览于13日、14日在美术楼二楼展厅举办,展出油画、国画、设计、摄影等不同种类共计七十余幅作品。13日中午,美术楼一楼展厅,“千树梨”文创工作坊、“新阜阳剪纸”工作坊、花鼓灯艺术传习坊、戏剧表演工作坊等四个大学生艺术工作坊也进行了精彩展示。(撰稿:殷俊 方博涵 谢雨晨 摄影:殷俊 蒋远望 刘升升 初核:陈明 审定:束舒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