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学院(部)院长(主任)说系列开篇,我们将走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听听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孔铎教授怎么说?
一、为迎接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学校开展全员“教育思想大讨论”,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如何开展这项工作的?
吴孔铎:学校4月14日下午召开“教育思想大讨论”动员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现场听取了柳友荣校长的动员讲话,对为什么开展全员“教育思想大讨论”,如何开展大讨论有了初步的认识。随后,听取了苏州工学院顾永安教授的《坚信理念的力量 加快推进应用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专题辅导报告。
动员会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在4月16日即召开全体教师大会,对马院如何开展大讨论进行再动员部署。会议学习了《安徽艺术学院“教育思想大讨论”实施方案》,学习校党委宣传部对柳友荣校长的专访《以思想破冰引领教育创新 以行动突围推动高质量发展》,学习“教育思想大讨论学习材料”的有关文章。会议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认识,提高了认真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更新教育理念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全体教师听取了浙江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瑞教授所作的《数智时代艺术教育的坚守与变革》的学术报告。部分教师听取了北京舞蹈学院院长许锐教授所作的《舞剧创作中的文化自信》的学术报告。
按照学校统一部署,马院开展大讨论做到“三个结合”,即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专家辅导和分组讨论、口头交流和书面讨论相结合。5月22日,马院召开“教育思想大讨论”专题学习研讨会,围绕“OBE理念在应用型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与创新”主题深入交流研讨。
从目前开展的情况看,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大讨论工作按照学校“实施方案”正在稳步推进,全体教师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专家辅导报告,自学“教育思想大讨论学习材料”中的有关文章,参加马院组织的学习研讨。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研讨,教师们开阔了思路,对学校“地方性、应用型、特色化”的办学定位、如何办好本科院校、如何在思政课教学中贯彻OBE理念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二、您刚才提到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大讨论中,围绕“OBE理念在应用型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与创新”主题开展研讨,您能不能谈谈在思政课教学中如何贯彻OBE理念。
吴孔铎: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OBE理念。学校下发的“教育思想大讨论学习材料”中有一篇文章《OBE理念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对这个问题有比较详细的介绍。简言之,OBE理念就是基于产出导向的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根据这一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在办学过程中,包括在思政课教学中,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坚持以生为本、以用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能力导向、素养为基、个性发展、合作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有人说,OBE理念的提出首先源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对思政课而言,可以不贯穿OBE理念。我认为,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不准确的。其实,OBE理念的核心要素就是学生中心、结果导向。按照这个理念,思政课教育教学也要以学生为中心,以过程、结果为导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改进中不断加强,课堂教学状况显著改善,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明显增强。总书记到基层考察,多次走进高校思政课堂,听思政课,讲思政课,为思政课教学把脉定向,要求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2024年5月11日,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指明了方向。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2020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下发《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2022年,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等。在这些指导性文件中,在深化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上,都体现了OBE理念。
比如,在改革创新课堂教学主渠道上,要优化完善思政课课程教材体系,在教材中及时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充分发挥新时代伟大成就的教育激励作用,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讲好新时代故事,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和历史融入各门思政课。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善于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加强生师互动,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积极推动AI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等。
为弥补理论课堂教学的不足,强调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善用社会大课堂,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构建实践教学工作体系。要制定实践教学大纲,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拓展实践教学形式,注重实践教学效果。
教师思政课讲得好不好,评判标准应该是多元的、综合的,但学生的评价总是最基础的、最具有导向性的评价。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科学合理的思政课教学效果评价机制,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要完善考核方式,以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为目标,注重学习过程和实践成果考核。
以上这些重要举措,虽不足以完全概括这些年来的所有改革措施,但从中可以看出,思政课改革创新都是坚持了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其目的都是为了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都是OBE理念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三、2019年安徽艺术学院正式成立,2020年底就独立设置了马克思主义学院。马院成立五年来,在推动学校思政课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
吴孔铎:安徽艺术学院成立以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思政课建设。几任学校党委书记均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校长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帮助马院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在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下,与全国同步,安徽艺术学院的思政课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思政课教学呈现向好态势,学生到课率、前排就座率、抬头率不断提高,与本省应用型高校、与全国艺术院校马院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五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牢固树立思政课建设是马院第一要务的立院导向,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不断加强学科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围绕以下三个大的方面加强建设。
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们坚持党对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擦亮我国社会主义大学最鲜亮的底色。打造“艺马党先”党建品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二是坚持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提高思政课教学水平。结合艺术学科专业特点,通过开展“中班授课·小班研讨”“英模·大师进思政课堂”“优秀企业家讲思政课”“大学生讲思政课”“思政课实践教学优秀成果展演”等活动,努力拓宽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深化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认识,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铸艺魂·守艺德·育艺才:以思政课程为核心的艺“讲”思政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项目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022年、2023年、2024年,连续三年获得全省大学生讲思政课决赛特等奖,同时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在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中,荣获(本科组)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先后荣获安徽省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大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2023年,艺“讲”思政教学改革入选安徽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首批高校思政课优秀教学方法(全省仅12所院校立项),同年获批安徽省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和思想政治能力提升计划。
三是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我们按照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建设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我们建立以老带新机制,研究制定《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培养制度》,加强我院青年教师培养,促进尽快成长。
经过几年的发展,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学院现有17名专职教师中,有教授2人,副教授10人,讲师2人,博士7人(2人为博士在读),硕士12人。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安徽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安徽省优秀教师2人,省级线上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坛新秀3人等。
四、下一步,马克思主义学院如何深入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如何以优异成绩迎接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吴孔铎:我们将按照《安徽艺术学院“教育思想大讨论”实施方案》要求,稳步推进大讨论工作,真正让老师们的观念转过来,在认识方面再上台阶。
我们深入贯彻OBE教学理念,继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强化实践教学,把艺“讲”思政品牌擦得更亮。
对待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宏观上,我们高度重视,做好排兵布阵,稳扎稳打;微观上,我们规范日常教学管理,把工作做在平时,做细做实做优做到位。在体面通过的基础上,争取精彩通过。
我们将认真总结“十四五”时期马院建设和思政课建设成效,坚持问题导向,科学制定马克思主义学院“十五五”发展规划。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责任,我们也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把安徽艺术学院的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采编:张娜娜 初核:束舒娅 审定:尹广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