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艺·风采

军训暖忆 | 镜头内外你我共成长

发布时间:2025.09.28发布者:安徽艺术学院浏览次数:58

在九月的安徽艺术学院运动场上,是迷彩的海洋,是口号声的天地,更是温暖故事的诞生地。在这里,每一位身着军训迷彩服的学子,都在用汗水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而那些悄然发生的暖心故事,如同夜空中的繁星,点亮了他们整个军训时光。

训练场上,那些不期而遇的温暖

 “齐步——走!”清晨的运动场上,教官的口令划破宁静。在四连的队伍中,2025级视觉传达艺术专业朱国硕同学的动作还有些不标准,但他的认真和努力却感染着身边的位同学。每一次摆臂,每一次踢腿,他都用尽全力。汗水顺着脸颊滑落,迷彩服早已湿透,他却始终目光坚定最终达到了动作标准,做成了最好的自己。

这种坚持,正是军训场上最动人的风景。当有同学跟不上节奏时,整个连队会不约而同地放慢脚步;当有人身体不适时,总会有同学主动搀扶,教官也会第一时间送来关怀。这些细微处的默契,让严格的训练充满了暖意

来自河北的2025级绘画专业学生贾琳琰,至今难忘那个雨天的相遇。初到异乡的她性格内向,不敢与人交流。当雨水突然倾泻而下时,她独自站在操场边缘不知所措。就在这时,一把伞悄然出现在头顶:“一起走吧!”简单的三个字,化解了她所有的不安。三天后,当雨水再次降临,这次是她为那位同学王梦清撑起了伞。两把雨伞,见证了友谊的萌芽,也温暖了整个军训时光。

(左:王梦清 右:贾琳琰

在二十二连,2025级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程子芸同学也在感受着集体的温暖。训练时,常常难以听清指令,动作总是慢半拍跟不上队伍的节奏。但教官和同学们始终耐心陪伴,身旁的队友提醒多用余光观察动作,在没听见呼唤时及时提醒。这些细碎却真切的帮助,让感受到了集体的善意与温暖

方阵之外,那些静默相伴的守护

在训练场位同学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她们因特殊原因无法参训,却自发组成了特殊行动小组。

从左往右:程思菡李思颖李宇晰卢思睿

组长李思颖因腰椎间盘突出不能剧烈运动,程思菡因眼压过高不能参训,卢思睿因膝盖积液无法长时间站立李宇晰军训期间的班长,忙于照顾病号同学不能全程参加训练这四位同学经过充分沟通,虽不能军训也不能掉队,主动拿起相机,成为了军训记者,用镜头记录这段迷彩时光。

从清晨到日暮,她们穿梭在各个连队之间,捕捉着每一个动人瞬间。军训中同学互帮互助的画面,休息时即兴合唱的欢乐,还有那些坚毅的面容、挺拔的身姿,都被她们一一收录。

 “触动人心的点往往发生在不经意的日常中。李思颖说道,“那是一个普通的午后,我刚拍完训练场景从运动场看台走出,恰巧看到一位同学膝盖受伤、步履艰难。这时,另一位素不相识的同学毫不犹豫地上前搀扶,默默陪他走向看台休息。”

那一刻,镜头所定格的不仅仅是一个搀扶的动作,更是“同行”二字最温暖的诠释。迷彩服或许遮掩了他们的面容,却掩不住那份自然而然的善意。

 “这样的画面,其实每天都在发生。”李思颖轻声说道。在她的镜头里,这些看似微小的瞬间,恰似一面面镜子,映照出迷彩服之下未曾言说的温柔。而她的镜头,正是为了留住这些稍纵即逝却足以温暖岁月的瞬间。

程思菡的镜头里,曾定格过这样一个午后军训间隙,三个音乐男孩即兴演唱歌声嘹亮,唤醒大家对于青春正当时的深切共鸣。“我不了解乐曲也不知道乐曲的名字,但在那一刻,听着他们的歌声,看着明媚的阳光和婆娑的树影,眼前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我想这就是青春最动人的样子我想把这一幕记录下来。程思菡回忆道。

随后,她迫不及待地跑上看台,小心翼翼地询问能否记录下这珍贵的瞬间。男孩们起初有些羞涩,在她真诚鼓励下,终于放松地唱了起来。镜头里,是三张带着汗水的笑脸;镜头外,是一颗被温暖填满的心。

 “我用镜头去记录着这段时光,他们用声音去记录这段时光,我们好像产生了一种不约而同的默契,或是一种对生命的诠释,或是一种对美好的憧憬,我想这就是镜头的意义。”程思菡感慨道。

四位军训小记者虽未在训练场上挥洒汗水,却以镜头为笔,为这段迷彩岁月写下了最生动的注脚,得到了许多同学、教官和老师的肯定。青春从来不止一种模样,无论是正步向前,还是默默守望,每一种忠于内心的坚守,都能让青春之花别样绽放。

训练场外,那些艺术与迷彩的交响

当夜幕降临,训练场上的口号声渐渐消散,校园里的艺术之光却刚刚被点亮。这群艺术学子正在用专业特长,为军训时光增添别样色彩。

在舞蹈教室里,来自海南的2025级舞蹈表演专业学生王星正和同学们进行每晚小时的花鼓灯舞蹈训练。“第一次接触安徽花鼓灯,我就被它的魅力征服了。”王星兴奋地说。与她熟悉的中国古典舞风格不同,花鼓灯俏皮轻盈,需要运用特的道具和节奏。

最让她难忘的是体检那天的晚训。抽完血的她可以免训,但她没有犹豫,仍然奔向了排练厅本以为会体力不支拖累队伍步伐,但当音乐响起,她却奇迹般充满力量。“周围的同学都在全力以赴,这种氛围感染了我。”个小时的排练中,同学们相互纠正动作,精益求精。

 “正是军训磨炼出的纪律性,让我们的排练如此高效。”王星感慨道。白天的军事训练与晚上的专业排练,看似不相干,却在潜移默化中相互促进。迷彩服下的汗水,不仅浇灌着意志的成长,也滋养着专业的进步。

与此同时,2032025音乐学院新也没有闲着,他们组成的合唱团在军训后,最享受的就是练唱学校原创的青春之歌——《艺心向阳》。

对于这首歌曲,担任合唱团女高音兰雅淇有着深刻的理解“‘艺心向阳’立意高远,它既是艺术与心灵的结合,也代表着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和充满美好的精神图景。

这份感悟,道出了许多团员的心声。担任合唱团男低音声部长的代皓文对此深有体会“这是一首难度很高的四部混声合唱,排练中我们遇到了很多配合上的挑战。在指挥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大家的不断磨合下,我们正一步步靠近完美的和声。伟大从不是一个人的独唱,而是一群人的彼此成全也在此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当歌声响起,它带来的共鸣是震撼的。男高音沙宇轩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与军训靠个人意志坚持不同,合唱是真正的‘集体共振’。当身边人的歌声将你包裹,你会不自觉地被带动,这种为了同一目标共同努力的感觉,特别温暖。”

而女中音祖冰艳则对歌词中“崇德尚艺,向下扎根,向上生长”一句感触最深“这正体现了学校的校训精神,激励我们成为有德有艺的音乐人。”这或许就是《艺心向阳》的真正内涵——艺术与品德如同树根与树冠,唯有在集体的沃土中深深扎根,青春的枝叶才能向着阳光,茁壮生长。

军训即将结束,但那些在口令与音符间、在烈日与镜头后、在汗水与欢笑中沉淀下来的坚持的勇气、协作的温度、青春的光芒却已悄然生根。这段迷彩下的日子,不仅是身体的锻炼,更是青春的淬炼。

青春最美的是什么?同学们有感而发,曾一起并肩,以各自的方式认真生活、真诚成长的痕迹。这段经历将成为大学生活扎实而明亮的第一课,无论未来走向怎样的舞台,都能带着这份在磨砺中获得的底气,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撰稿:张梓璇、桂乐融、程思菡、伊秀娟 摄影:视频:程思菡 编辑:张娜娜 审定:尹广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