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威,男,汉族,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设计学院专职辅导员,设计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共带来自3个专业7个班级的224名学生。主要承担《美育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含实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教学。
一、坚定理想信念,筑牢育人根基,做学生思想的“引领者”
黄威同志在设计学院辅导员岗位上,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学生管理服务的全过程。在思想上,他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自觉,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深刻领会党的教育方针和文艺工作方针,努力提升自身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工作方向不偏、焦点不散。
工作中,黄威同志紧密结合艺术类学生的思想特点和行为特征,积极探索思政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一方面,坚持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依托主题班会、党团日活动等,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个人艺术追求融入时代发展洪流。另一方面,注重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设计改变家乡”、“非遗传承实践”等实践品牌活动,让学生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砥砺品格、升华思想;利用专业展览、作品评选等契机,引导学生用艺术作品展现时代风貌、传递正向能量,实现思政与艺术的有机融合。通过持续努力,所带学生理想信念坚定,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所带学生中,吴爽同学入选安徽共青团大学生科技创新志愿服务队,王馨悦同学担任校团委副书记(学生),胡姗姗和朱雨欣2名同学担任校长助理,所带班级黄思营和朱雨欣2名同学获2024年安徽省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大赛三等奖,胡姗姗同学获安徽省第九届学宪法讲宪法素养大赛三等级,23环境设计1班获得2025年校级“优秀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
二、深耕学生工作,倾注真情实感,做学生成长的“守护者”
辅导员工作千头万绪,事关每位学生的成长成才。黄威同志始终秉持“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怀揣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身心投入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服务工作。
在学风建设方面,他深知艺术类学生个性鲜明、思维活跃,但也可能存在文化基础薄弱、学习习惯差异等问题。因此,他积极与专业教师沟通联动,建立学业预警与帮扶机制,针对学业困难学生制定个性化辅导方案,组织学习小组、经验分享会,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所带班级学风端正,平均成绩、竞赛参与度与获奖率逐年提升。
在生活关怀方面,黄威同志坚持“脚下有泥,心中有光”,经常深入学生宿舍、工作室,与学生谈心谈话,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生活困难和心理诉求。通过建立完善的学生信息档案。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他构建了“经济资助、精神关怀、能力提升”三位一体的帮扶模式。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困扰学生、就业困难学生等特殊群体给予重点关注和精准帮扶,积极协助他们申请各类资助,提供心理疏导和职业规划指导,切实解决学生的急难愁盼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学生谈心谈话全覆盖,并持续跟进辅导效果。
在班级建设方面,他注重培养学生骨干队伍,充分发挥班委、团支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和自我管理功能,打造团结向上、富有凝聚力的班集体。所带班级23环境设计1班和23非遗2班荣获“学风建设优秀班级”荣誉称号。23非遗2班、23环境设计2班包揽设计学院秋季运动会冠亚军。
三、聚焦专业特色,搭建实践平台,做学生成才的“助推者”
安徽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以培养创新型、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为目标。黄威同志紧密结合这一定位,积极思考如何将辅导员工作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助力学生专业成长和职业发展。
黄威同志鼓励并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专业竞赛、创新创业项目和寒暑期社会实践,提供赛前动员、组织协调、资源对接等服务。近年来,所带学生在挑战杯、中国好创意、蓝桥杯等多项重要赛事中屡获佳绩,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同时,黄威同志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通过举办职业生涯规划讲座、简历制作与面试技巧培训,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服务。尤其针对设计行业的特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鼓励他们到基层一线、到需要创意设计的地方施展才华。所带学生王馨悦获得2025年安徽艺术学院第三届简历大赛一等奖、黄思营获三等奖。黄威被评为安徽艺术学院第三届简历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四、持续学习研究,提升专业素养,做职业发展的“奋进者”
黄威同志深知辅导员工作是一项需要不断学习和研究的专业工作。在繁忙的事务性工作之余,他始终坚持学习高等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以及艺术学相关知识,积极参加各类辅导员培训、心理辅导研修班和学术会议,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提升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同时,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学生工作研究,探索艺术类学生教育管理规律,努力向专业化、专家化的辅导员方向发展。
五、坚持守正创新,与时俱进,做学生工作的“开拓者”
面对新时代大学生的新特点和新要求,黄威同志不断探索学生工作的新理念、新途径、新方法。他积极利用新媒体技术,搭建了班级QQ群、微信群等网络思政平台,及时发布信息、分享资讯、开展主题教育,打破了时空限制,增强了工作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他紧密结合设计学院的专业特色,鼓励并指导学生将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环境设计、社区墙绘、公益广告创作等项目,让学生在服务社会中提升专业能力,实现自我价值,做到了知行合一。
他注重总结反思,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与研究,积极参加各类业务培训和交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学生工作的需要。
五、结语
回首过去的辅导员工作,既有辛勤的付出,也有收获的喜悦。看到学生们在设计学院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实现文化传承与艺术设计的梦想,是他最大的工作动力。他将努力成为学生成长路上值得信赖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为安徽艺术学院的人才培养和事业发展贡献力量。(图文:设计学院 初审:郑鑫 复审:金转 审定:高英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