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妇联开展“艺术赋能乡村,助力振兴发展”公益活动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25-07-14浏览次数:23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艺术院校的专业优势与社会责任,7月10日,学校妇联组织师生代表,前往舒城县五显镇上河村,开展“艺术赋能乡村,助力振兴发展”艺术公益活动,为当地村民送去丰富的文化服务和艺术体验。

在普法活动现场,校妇联执委郑梦琛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养老保障、财产继承等民生热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开展法律宣讲,耐心解答老人们的法律疑问,这场“家门口的普法课”,有效提升了农村老年人的法治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镜头内外,定格的是乡土温情。执委陈娟带领学生团队为村民免费拍摄家庭肖像,记录下老人的慈祥笑容、孩童的天真烂漫。“这些照片不仅是纪念,更是用艺术方式留存乡村的幸福瞬间。”陈娟表示,后期将通过精修冲印与电子相册双重形式回馈村民,让艺术服务真正走进百姓生活。

在女性文化赋能环节,校妇联副主席茆建琳带来的黄梅戏教唱成为现场焦点。她从黄梅戏的起源与发展脉络讲起,结合《天仙配》《女驸马》等经典选段,手把手传授唱腔技巧与情感表达。这场互动式教学不仅让乡村女性感受到传统戏曲的魅力,更以文化认同增强了她们的精神自信。

红色基因的传承在少年群体中焕发活力。副主席张丽丽带领孩子们学唱《映山红》《八月桂花遍地开》等红色经典,通过歌曲背后的革命故事讲解,让爱国情怀在悠扬旋律中自然浸润。在徽州建筑文化课堂上,陈娟借助图片展示、故事讲解、模型演示等方式,向小朋友介绍徽州建筑文化知识。随后开展的徽派建筑模型制作与绘画活动,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加深了对地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

午后,校妇联一行与五显镇党委就深化合作展开专题座谈。双方初步达成建立“校地妇联共建基地”的合作意向,计划通过定期派驻师生实践团队、开展特色文化项目孵化等方式,构建可持续的乡村服务机制。

此次活动是学校妇联发挥“半边天”作用的生动实践,不仅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增强了他们的法律意识、文化认同感和爱国情怀,更充分展现了校妇联在联系妇女儿童、助力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为推动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巾帼力量。(撰稿:陈娟 摄影:王瑞喆 高毅 初核:王琍琍 编辑:张娜娜 审定:尹广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