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上午,学校召开学科建设委员会2025年第1次会议。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柳友荣出席会议。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陈林主持会议。
会议审议了校级重点学科2024年度建设情况、《学科建设情况报告(2022-2024)》和《学科建设方案(2026-2030)》。会议认为,过去三年,学校紧紧围绕繁荣兴盛的文化强省目标,学科特色、学科水平、学科竞争力逐步增强,与地方文化艺术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体系初步构建。
柳友荣强调,学科建设委员会承担着学校学科建设的重大使命,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审视学科建设工作。学校要扎根江淮大地办学科,建设具有“徽”字特色的学科体系。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完善协同机制,加强资源“融”合,克服学科之间的壁垒局限。各教学机构要以《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为根本遵循,积极邀请业界专家论证中长期学科发展规划,进一步聚焦学科方向、增强学科意识,全面评估所在学科的优势和发力点,精准引才、精心育才,力争显现更多的标志性成果。
陈林指出,按照“弘扬传统,注重应用,服务地方,突出特色”的建设思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把握“人工智能+”和“要把文旅事业作为安徽省支柱产业”的历史机遇,主动顺应新时代文化文艺发展方向,积极对接全省重大文化文艺发展需求,深化产学研合作和成果转化,在开放办学中提升学科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
学科建设委员会全体委员出席会议。(撰稿/摄影:纪恺 初核:冯传胜 编辑:杨瑞铭 审定:尹广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