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到17日,安徽艺术学院“云裳非遗传承团”赴绩溪县开展为期三天的“三下乡”调研行动,旨在响应国家“非遗系统性保护”战略号召,深度挖掘徽剧戏服的历史底蕴与技艺,探索“数字化赋能非遗传承”创新路径,为传统戏曲服饰活态传承注入青春动能,同时为后续专业教学、科研及非遗保护实践积累资源。
在绩溪期间,调研组先后深入绩溪县数字化非遗展示中心、伏岭镇综合文化站等地,重点考察非遗资源整合情况、徽剧戏服制作技艺及数字化保护基础,与当地非遗传承人、场馆负责人邵斌开展深入交流。绩溪县数字化非遗展示中心邵馆长、伏岭镇文化站非遗传承人等陪同调研。
通过此次深入绩溪的调研考察,团队实地评估了绩溪县数字化非遗展示中心及伏岭镇的非遗保护实践环境与资源,深入了解了徽剧戏服制作技艺、传承现状及数字化保护基础,有效开拓了学术视野,提升了专业素养。为安徽艺术学院戏剧影视相关专业今后的教学实践、科研选题积累了宝贵实地素材,更为“徽剧戏服数字档案库”建设及“戏服+元宇宙”创新应用提供了实践支撑,助力徽剧戏服从“博物馆展品”向“可交互文化符号”转型,呼应国家“非遗创造性转化”战略,为古老技艺在数字浪潮中续写新篇提供保障。
(撰稿:张静雅 摄影:高毅 初审:申林松 二审:王凯 编辑:罗浩林 审定: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