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回顾二十九 | 202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 《徽剧作曲人才培训》

作者:来源:音乐学院发布时间:2025-07-21

(一)项艾《徽剧音乐与创作》(二)

718日上午,安徽省徽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奏员项艾主讲的《徽剧音乐与创作》()课程开讲。

  课程以经典剧目为样本,通过对比徽剧《蔡文姬》与徽剧《刘铭传》中的吹腔运用,系统阐释了男女宫对唱的声腔结构差异及其叙事表现范式,为徽剧唱腔的对比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项艾以徽剧《徽班》中肖叫天出场时的唱段为例,解析西皮在角色塑造与戏剧冲突中的艺术功能,揭示了传统声腔与现代戏剧美学的融合路径。在创新实践方面,以徽剧《哭剑饮恨》为例,探讨拨子新腔与反二黄的融合逻辑,展现了传统声腔通过现代化转型实现艺术表达的可能性。

此次课程不仅为徽剧音乐研究注入了创作实践动力,也为传统戏曲的当代传承与创新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二)陈健《戏曲音乐创作实践》

  下午,国家一级作曲、安徽省蚌埠市剧目创作室一级作曲(戏曲)陈健《戏曲音乐创作实践》课程开讲。

  课程首先梳理了中国戏曲音乐的历史脉络,阐明中国戏曲是融合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的综合性艺术,由劳动人民创造,属音乐与戏剧结合的艺术形式。课程强调,戏曲舞台表演与音乐密不可分,戏曲音乐包含声乐,且会依据人物角色行当等进行创作,如《老侉头》便由皖北曲牌发展而来。陈健还对安徽北方戏曲剧种展开分析,提出应结合地理分化认知安徽戏曲,并赏析了泗州戏《小女婿》的扬腔及《李双双》选段“走过一洼又一洼”。

此次课程明确了戏曲音乐需以增强创新意识回应时代变迁,通过持续改革创新吸引青年观众,为学员提供了戏曲音乐创新理念的思路与方向。

(特约通讯员:戴雪、陈熙 初审:张祖顺 编辑:叶晓涵 审定: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