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回顾二十六 | 202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徽剧作曲人才培训》

作者:来源:音乐学院发布时间:2025-07-18

(一)王昆仑《徽剧作曲》(二)

715日上午,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原副院长王昆仑教授主讲的《徽剧作曲》(二)课程开讲。

课程延续徽剧作曲原材料分析的脉络,从唱腔音乐展开详述。剖析徽剧江西路子与安徽路子的异同,探究不同流派在作曲上的差异,为理解徽剧音乐多样性奠定理论基础。针对四平调、二黄西皮等传统腔体,结合“网红渔翁” 等实例进行作曲实践分析,清晰呈现传统腔体的运用逻辑。课程还对过场音乐与锣鼓音乐展开分析王昆仑以自身创作作品为例,进行徽剧作曲实践分析,详解作曲技术手法,形成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学术链条,为徽剧作曲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持。


(二)刘恺岩《皮黄唱腔分析及写作》(二)

下午,中国戏曲学院教师刘恺岩《皮黄唱腔分析及写作》(二)开展教学,围绕皮黄声腔体系展开系统性深化教学,涵盖理论解析与实践指导双重维度。

课程以皮黄传统戏特性音调听辨为切入点,在复习二黄声腔基础后,重点解析了二黄碰板、散板、摇板、导板、回龙等板式的形态特征与功能逻辑,并阐释了二黄综合板式“导板 — 回龙 — 慢板 — 原板 — 散板” 的布局规律。教学进一步拓展至西皮腔体系,系统讲授了 “眼起板落” 的节奏准则、定弦规范、板式体系构成,以及生旦腔分属宫调式与徽调式的调式特性;同时通过教唱西皮流水唱段将身儿来至在大街前、批改前一日布置的作业,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本次教学全面梳理皮黄声腔的板式规范与艺术功能,为戏曲唱腔的学术研究与创作实践提供了扎实的理论与实践支撑。


  (特约通讯员:陈熙、戴雪 初审:张祖顺 编辑:叶晓涵 审定:李伟)